fbpx
分類
03:立穩根基一:基督徒的身份:瞭解信仰

新約的奉獻模式是什麼?

28.新約的奉獻模式是什麼?

新約的奉獻模式應該是慷慨的恩典奉獻——指的是信徒應該甘心奉獻,以滿足教會及其社區(包括窮人)和世界範圍內的服務的需求,完成在地上的使命。奉獻是基督徒的美德及恩典,所有信徒都應該多多奉獻。
哥林多後書8:7

慷慨的恩典奉獻模式

  • 地方教會始於耶穌和他的門徒,當他們在五旬節,領受聖靈並被聖靈充滿的時候,教會就成立了。五旬節是「七七節」的一部分,在這期間以色列人需要到耶路撒冷去。當彼得在五旬節講道的時候,有很多人在場聽道,門徒約增添了三千人。並且,「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可以推測,許多當天成為信徒的人遠離家鄉,我們可以感同身受,他們想要在耶穌的知識上持續有所長進。因此,教會剛剛成立不久,有很多需求,信徒變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分給各人,信的人都凡物公用。借助使徒行傳,這一做法成為了教會的特徵,也就是:慷慨的恩典奉獻。
    使徒行傳2:44-45;4:32-37;9:36,39;10:4;17:9-10;21:23-25
  • 隨著教會的成長和擴張,教會內的奉獻(正如在新約其餘部分中所展示的)不符合舊約的四種「十一奉獻」的模式,而類似於甘心向主奉獻。這些奉獻具有如下特徵:(1)甘心奉獻(2)為主和他的工作而奉獻;(3)根據個人所有和個人心願奉獻;(4)奉獻時在主面前表達出極大的喜樂;(5)奉獻時期望被主祝福。
    出埃及記25:1-9;35:4-9,20-29;36:1-7;申命記16:9-12,16-17;歷代志上29:6-9;箴言3:9-10;11:24
  • 耶路撒冷的信徒和教會在相應的具體處境中體現出了慷慨的恩典奉獻。但最終他們遭受了「極大的迫害」,當時全世界都遭受了飢荒。他們在經濟上急需幫助。加拉太,馬其頓和亞該亞的信徒決定給猶太/耶路撒冷的信徒寄送救濟物資,以幫助滿足他們的需求。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學習到的原則是,神希望我們如何通過慷慨的恩典奉獻來滿足需求。今天,信徒應該繼續在奉獻這一基督徒的美德中有所長進。首先,我們把自己獻給神——這意味著我們把自己的個人生活獻給神。其次,因為生活中的神的恩典,我們懇切地渴望有機會就慷慨奉獻,並且力求多奉獻,知道「施比受更為有福。」
    使徒行傳8:1;11:25-30;20:4,35;24:17;羅馬書15:25;加拉太書2:9-10;哥林多前書16:1;哥林多後書8:4-7

慷慨的恩典奉獻的原則

  • 奉獻應該具有互補性——教會內的屬靈性和物質性的工作應該具有「平等」或「平衡」的特徵。這意味著他們要同樣富足,或者說一個人在某一領域的富足能夠滿足另一個人在該領域的需求,反之亦然。比如說,在該時期,哥林多教會(外邦人)可以在經濟上幫助耶路撒冷教會(猶太人),耶路撒冷教會(猶太人)可以在屬靈層面上幫助哥林多教會(外邦人)。這一原則也適用於有幸全職服侍的牧師,得到教會的支持,借此避免在事工外為生活而工作。他們在所服侍的人們中間「播下屬靈的種子」,因此相應的,他們有權在「物質」上有所收穫。
    哥林多後書8:13-15;羅馬書15:27;(哥林多前書9:1-18;提摩太前書5:17-18;加拉太書6:6)
  • 奉獻應該是成比例的——我們要奉獻的數額應該是:(1)在我們的財力之內,不超過神所賜予我們的——也就是說我們奉獻的能力要以我們擁有多少為基礎(如果擁有的多,就多奉獻,擁有的少,就少奉獻)。這也意味著並沒有需要奉獻的固定數額,而是與我們的財力所及成比例;(2)超過財力所及——這意味著我們要做出犧牲,這樣我們可以奉獻更多,超過讓我們覺得舒服的數額。(3)低於財力所及——意味著我們本可以奉獻更多,但我們卻沒有這麼做。
    使徒行傳11:29;哥林多前書16:2b;哥林多後書8:1-3;提摩太前書6:17-19
  • 奉獻應該具有規律性——奉獻應該成為常規,或者遵循一定的模式,這樣我們就可以習慣性奉獻。保羅告訴哥林多的教會,每周日要留出需要奉獻的數額(根據職業等的不同,數額每周可以不同)。以這樣的方式,他們奉獻給耶路撒冷教會的錢就會準備就緒,教會不會在奉獻方面面臨最後一刻的壓力(通常會導致奉獻很少)。我們也許會急於熱情地奉獻,但是我們要有意識地準備和奉獻,這樣就可以喜樂並且慷慨地奉獻,而不是帶著貪欲和不情願。
    哥林多前書16:2a;哥林多後書9:1-5;哥林多後書8:10-12
  • 奉獻應該樂意——奉獻應該是喜樂的,而不是負擔。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這是一項特權,而不是義務。因此,我們奉獻的時候需要帶著如下動機:(1)效仿耶穌——他本來富足,卻為我們成了貧窮,叫我們可以成為富足。(2)信靠神豐盛的供應——如果我們種的少,就收的少,種的多就收的多——意思是根據我們的奉獻,會有暫時的和永恆的賞賜。(3)榮耀神——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我們渴望得神喜悅——因此不要帶著不情願或不愉快的心奉獻,也不會感到被迫奉獻,而是因為我們想要敬拜神。(4)見證恩典——我們的奉獻會為顯在我們心裡的神極大的恩賜以及我們承認基督的福音作見證;(5)感謝神——許多人會因為我們的奉獻而感謝神,正如我們因神有說不盡的恩賜而去感謝他——借著單單信靠耶穌,蒙恩典得救贖。
    哥林多後書8:8-9;9:6-15;羅馬書15:26-29;希伯來書13:15-16;(約翰福音10:18;羅馬書8:32)
  • 奉獻應該坦誠透明——凡是涉及通過教會奉獻的錢,處理的時候都要實行責任制,以便能在神和人面前做到坦誠透明。當他們要把錢送到耶路撒冷時,教會選擇了他們認為值得信任的人去送交錢款,這樣可以免遭指責。並且,我們自己也要做到坦誠——也就是說,我們不應在奉獻數額上,或者僅僅為了得到他人的贊揚而欺騙他人。我們應該努力在所有涉及錢財的事情上做到坦誠。
    哥林多前書16:3-4;哥林多後書8:16-24;使徒行傳5:1-11;馬太福音6:1-4

復習題

  • 教會剛成立時的奉獻是什麼樣的?
  • 教會里的奉獻看起來更像舊約十一奉獻還是甘心奉獻?
  • 慷慨的恩典奉獻的五條原則是什麼?
  • 樂意奉獻的五個動機是什麼?
  • 你在奉獻這一基督徒的美德上有突出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