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04:立穩根基二:基督徒的教義:深解信仰

我們如何幫助在受逼迫的各位信徒?

30.我們如何幫助在受逼迫的各位信徒?

我們通過記念在受逼迫的各位信徒,並愛他們如己來幫助他們。作為信徒,我們認同基督的身體,因此,當其他信徒因公義而受到逼迫時,我們要表現出同情的心。所有的信徒都要在「賜各樣安慰的神」里找到安慰,並且也用我們自己從神那裡得到的安慰來安慰別人。

我們應該記念那些被逼迫的信徒

  • 我們應該記念那些為耶穌的緣故而受逼迫的信徒。希伯來信徒被告知要「記念」被逼迫的人,因為他們也在「肉身之內」——這有兩種可能的理解方式:(1)認同——我們要記念那些遭苦害(虐待、殘酷對待等)的信徒,因為我們和他們一樣,都認同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我們都是神家裡的一員。如果基督身體中的某個人為了耶穌而受到逼迫,那麼如果我們也處於與他們同樣的處境,我們可能也會因為同樣的原因而受到逼迫,因為我們認同同樣的主耶穌和同樣的使命。逼迫不應將信徒分開或造成分裂,而應使我們團結起來。(2)同情——我們要記念那些「被捆綁」的信徒,「好像與他們同受捆綁」,因為我們也在肉體之內,能夠理解他們的感受,分享他們的痛苦。無論哪種方式,我們都要積極地記念那些被逼迫的人,我們通過愛他們如己來做到這一點。以下是一些例子:
    記念:希伯來書13:3;帖撒羅尼迦後書1:4;認同:哥林多前書12:26;同情:彼得前書3:8;羅馬書12:14
  • 希伯來人——猶太信徒已經在紀念被逼迫的人了。他們不僅忍受逼迫,對神有很大的信心,而且對那些被捆鎖的人也「體恤」。
    希伯來書10:32-35
  • 俄巴底——耶洗別殺耶和華的先知的時候,俄巴底將耶和華的一百位先知藏了,每五十個人藏在一個洞里,並且用餅和水供養他們。
    列王紀上18:13;羅馬書12:13
  • 古實人以伯·米勒——以伯·米勒聽見他們將耶利米下了牢獄——(好像蓄水用的地窖)的時候,他就去王那裡,為這件案子辯護,因為擔心他會死在裡面。這一舉動對於他來說是需要冒險的,但他獲准帶領30個人去救耶利米。
    耶利米書38:7-13;39:15-18
  • 我們應該記念那些為耶穌的緣故而受逼迫的信徒,因為他們是耶穌的代表。耶穌對他的使徒說,任何接待他們的人,就是接待他,因此也接待神。他們是耶穌身份上的代表,所以那些接待他們的人應該以他們所代表的人施以同樣的尊重。因此,那些接待先知或義人的人也會分享他們的賞賜,因為他們也幫助事工。因此,這樣有動力接待和幫助神的男人。而且,那些沒有像先知或義人那樣名聲的門徒,也就是就只是一位門徒的,他們也會得到賞賜。以下是一些例子:
    馬太福音10:40-42;哥林多後書5:20
  • 一個大戶的婦人和她的丈夫——當先知以利沙,就是那聖潔的神人經過書念的時候,那裡的婦人強留他吃飯。因此,在這家庭的家裡吃飯成了一種他拜訪這個小鎮的一個習慣。然後,婦人和她的丈夫決定在他們的房子的屋頂(牆)上建造一間小樓(樓房),有一張床榻,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座燈台。這樣,他們就能在他來到他們那裡的時候,可以給他提供一個住的地方。
    列王紀下4:8-11
  • 沙番的兒子亞希甘——耶利米和烏利亞都是先知,他們順服耶和華就向耶路撒冷發預言攻擊這城。烏利亞被約雅敬王又捉拿又殺了。但是沙番的兒子亞希甘(一位政府官員)保護耶利米,不交在百姓的手中治死他。所以亞希甘用他的影響力來支持耶利米,儘管這樣做是危險的。
    耶利米書26:10-11,20-24

我們應該在「賜各樣安慰的神」里得安慰

詩篇94:19;56:8–9

  • 神在我們的患難中安慰我們。神是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他允許耶穌在十字架上受苦,但他用這件事成就更大的目的。神是發慈悲的父——他對受苦難的人有極大的同情。神是賜各樣安慰的神——他是在受苦難的時候,能給人真正安慰的那一位。我們因耶穌而受逼迫,但我們的安慰也是從他而來。我們既多受迫害,他給予我們的安慰也是如此。因此,所需要的安慰是永無止境的,並是由慈悲的神通過他的兒子耶穌賜給我們的。
    哥林多後書1:3-4A,5;(詩篇23:4;86:17;雅各書5:11)
  • 神在我們的患難中安慰我們,叫我們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當我們經歷患難或苦難時,神正在我們的生命中工作。而當我們通過信靠他而得力量的時候,我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安慰。因此,我們能夠用我們自己從神那裡得到的安慰來安慰別人。
    哥林多後書1:4B
  • 保羅和提摩太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知道,他們的患難和安慰將被用於哥林多教會,是叫他們「得安慰,得拯救」——意思是說,他們知道他們通過受逼迫而得到的安慰可以使教會在恆久忍受同樣類型的苦難的時候,也知道如何獲得安慰和毅力。這也會證實福音,因為他們並不以此為恥——使他們能夠以自己救恩的安慰來忍耐,直到他們完全從這個世界中拯救出來。所有的信徒都有希望,因為如果你既是同受苦楚,你也必同得安慰。
    哥林多後書1:6-7;(羅馬書1:16)
  • 保羅和提摩太做這真理的榜樣。他們不要他們的弟兄們不知道他們在亞細亞時遭遇的苦難和患難。他們的身上發生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超出了他們的控制,對他們的生命造成了威脅。就感覺到一切都崩潰了,他們被判處死刑。但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他們不去信靠自己,而是信靠叫死人復活的神。神把他們從這個致命的事件中拯救出來了。他們相信神甚至會再次拯救他們,因為他們將他們的指望和信心寄託在他身上。
    哥林多後書1:8-10
  • 禱告是一種我們可以安慰其他受逼迫的信徒的方法。保羅告訴他們,他們可以通過禱告來提供幫助。如果神為保羅和提摩太因許多人的禱告回應請求(「所得的恩」),那麼許多人便因此而為他們可以感謝神。
    哥林多後書1:11;(羅馬書12:12;希伯來書4:16)
  • 神的話語是一種我們可以安慰其他受逼迫的信徒的方法。詩篇的作者說,他在患難中的安慰是神的話語——他的應許——這話將我救活了(叫人活過來)。我們要思考神的話語,遵守神的話語,得他話語的安慰——不要忘記他們,也不要在逼迫中離棄它們。
    詩篇56:10–11;119:50-52,76,81–88

復習題

  • 我們應該紀念誰?
  •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他們?
  • 有什麼幫助神子民的例子?
  • 信徒在哪裡可以找到真正的安慰?
  • 我們怎樣才能安慰別人呢?
分類
04:立穩根基二:基督徒的教義:深解信仰

我們如何忍受被逼迫的生活?

29.我們如何忍受被逼迫的生活?

忍受逼迫是神向世界傳福音的計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忍受逼迫的生活方法是:跟隨保羅的榜樣;安息在神足夠的恩典里;知道會有更美更大的賞賜;讓神為受逼迫的人伸冤。

我們通過跟隨保羅的榜樣來忍耐

  • 以保羅為榜樣,忍受逼迫的生活。保羅和使徒們過著「受逼迫的生活」——這意味著他們不斷的受到不同類型的苦難,都是因為福音——「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秘事的管家。」在羅馬競技場上被展出的人,就是被判處死刑的,而他們就像這些人一樣。這是一種看起來愚拙、軟弱、被藐視的生活——但這是神的旨意,因為這是建立在神的真理之上的。保羅甚至繼續描述他們在當時的生活(他的生活,可能也是所提尼的生活)。他們又飢又渴,又赤身露體(衣著寒酸),又挨打(擊打或被拳頭打),又無家可歸(沒有一定的住處),並且勞苦,親手做工(經濟上養活自己和其他人)。他們被稱為「世界上的污穢」(如臟水)和「萬物中的渣滓」(如骯臟的碎屑)。但是保羅並沒有讓這一切打敗他,相反,他告訴我們,他是如何忍受被逼迫的生活的,也求我們效法他。
    哥林多前書1:1;4:1,9-16
  • 「被人咒罵,我們就祝福」——用口頭上的祝福忍受口頭上的咒罵——以真理,仁慈和虔誠的品性來回應。
  • 「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以擔當騷擾和攻擊來忍受——以耐心和寬容地方式來忍受當它,儘管這樣的事情著實困難,令人不快。
    雅各書5:10-11
  • 「被人毀謗,我們就善勸」——用善勸忍受誹謗——懷著善意用真理和愛來應對任何對我們或對福音的虛假指控。

我們通過安息在神足夠的恩典里來忍耐

  • 我們的軟弱,他的能力:保羅因耶穌的恩典夠用,就喜歡誇自己的軟弱。耶穌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因此,保羅想要耶穌的能力覆庇他。他意識到,當他軟弱的時候,他就會通過耶穌而剛強。因此,為了耶穌的緣故,他學會了滿足於或喜樂於軟弱、凌辱、急難(苦難),逼迫和困苦。莫大的能力
    哥林多後書12:7-10
  • 我們的瓦器,他莫大的能力:作為信徒,我們在瓦器中有「寶貝」。我們擁有的寶貝是「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瓦器,或者瓦罐代表了我們人類的軟弱。因此,神藉著我們這些領受他救恩的人,顯明至高無上和莫大的能力是屬於他的,不是屬於我們的。保羅一直被逼迫是因為他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意思是他是為了耶穌的緣故而被逼迫的。通過這樣的苦難「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意思是這將給他人做耶穌的見證。他甚至還說他們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也就是說,如果信徒放膽為耶穌而活,將福音傳遍地極(就像保羅和其他使徒所做的那樣),他們就總會面臨死亡的潛在威脅。通過這種死亡的危險「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意思是說,我們願意將我們的生命置於死亡的危險之中,以便其他人能夠獲得生命。神的恩典使我們有信心說:
    哥林多後書4:6-12
    •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以盼望神來忍受苦難和困苦,因為我們知道神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給我們恩典。
  • 「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以對神有信心來忍受懷疑和困惑,因為我們知道他會給我們所需要的情緒上和精神上的安慰去忍受。
  • 「遭逼迫,卻不被丟棄」——以對神與我們同在有信心來忍受騷擾和攻擊,因為我們知道他永遠不會離開或放棄我們。
  • 「打倒了,卻不至死亡」——以宣稱勝利來忍受被打倒,因為我們知道神借著主耶穌基督贏得了我們的勝利。
    約翰福音16:33;哥林多前書15:54-57

我們通過知道會有更美更大的賞賜來忍耐

  • 忍受被逼迫生活的信徒將得到賞賜。耶穌應許在天上給受逼迫的人大賞賜。而且,希伯來信徒知道他們在天上有更美、長存的家業——永恆的救贖。他們最一開始相信的時候,他們忍受了很多逼迫。然後保羅鼓勵他們繼續保持這種「勇敢的心」——他們與耶穌的關係——不要因為持續的逼迫而把它丟棄,因為這樣的逼迫會讓我們得大賞賜。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去行神的旨意時,需要有恆久忍耐,而在最後,我們將可以得著所應許的永生。作為信徒,我們因信而活,以致靈魂得救。
    路加福音6:22-23;希伯來書10:32-39;11:23-28
  • 耶穌是知道我們所受的逼迫的,並且我們也會得到獎賞。耶穌為了以下的原因稱贊士每拿教會:忍受患難——因為他們對耶穌的信心而忍受逼迫;忍受毀謗——被非信徒猶太人毀謗,指責做的是錯的;忍受貧窮——經濟上的貧窮,很可能是因為跟隨耶穌。耶穌警告說,會有更多的逼迫來臨。他們會被關進監獄中「十日」,並且可能會面臨死亡。他建議他們「不用怕」和「務要至死忠心」。忍受這種逼迫的賞賜是「生命的冠冕」,意思可能指的是永生,或者字面意義上的冠冕。不論是哪一種,都是來自於耶穌公正的賞賜。
    雅各書1:12;啓示錄2:9-10

我們通過讓神為受逼迫的人伸冤來忍耐

  • 神會為受逼迫的人和殉道的人伸冤。我們不必為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在啓示錄中,描述了大災難時殉道的靈魂——那些「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他們因為忠於聖經而被殺,並放膽地宣講耶穌,儘管他們傳講這信息會受到敵對。他們在祭壇底下大聲喊著,問神要等到幾時才會給他們伸流血的冤。他們被告知還要安息片時,因為還要等著其他信徒也像他們被殺。但最後,神會來審判他們,為他們的血伸冤。
    羅馬書12:17-19;帖撒羅尼迦後書1:4-10;啓示錄6:9-11

復習題

  • 保羅如何做受逼迫生活的榜樣?
  • 保羅為何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
  • 神的恩典使我們有信心說什麼?
  • 我們忍受逼迫是因為我們知道什麼?
  • 我們應該讓神向誰伸冤?
分類
04:立穩根基二:基督徒的教義:深解信仰

我們應該如何回應逼迫?

28.我們應該如何回應逼迫?

受到逼迫之後,我們需要(1)學會如何恰當的進行回應——不進行報復,這樣就可以作我們天父的兒女;(2)因為我們是被看作配為耶穌受辱的人,所以我們要喜樂;(3)不顧一切代價,放膽為耶穌而活。

恰當的進行回應,不要不恰當的進行報復

馬太福音5:43-48;路加福音6:27-28

  • 我們不應該報復那些逼迫我們的人。聖經說,「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而是要永遠努力「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聖經還說:「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我們不必為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耶穌和使徒們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對逼迫作出恰當的回應,而不是作出不恰當的報復。
    羅馬書12:17-19;帖撒羅尼迦前書5:15;帖撒羅尼迦後書1:4-10
  • 以愛來回應。我們要愛我們的敵人——就是那些恨我們、想傷害我們的人。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耶穌被憎恨,被逼迫,被釘死,但他只用愛來回應。
    羅馬書5:7-10
  • 以祝福來回應。我們要祝福那些詛咒我們的人。我們不應該用同樣消極的說話方式來回應,引起對這個人的傷害和惡行,而是應該用積極的說話方式,引起仁慈,友善,最終神的祝福——其中最大的祝福就是認識耶穌。
    羅馬書12:14
  • 以善行來回應。我們要善待那些恨我們的人。我們不應該對逼迫我們的人表達出同樣強烈的厭惡和厭煩之情。而是要以恰當的行為,恰當的方式對待他們。我們的行為幫助我們把人們帶到耶穌面前。我們應該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盡一切辦法去救人。
    羅馬書12:20-21;正確的行為有助於說服他人信主:哥林多前書9:22;彼得前書3:1-2
  • 以禱告來回應。我們要為那些凌辱我們的人(言語上虐待)和逼迫我們的人(身體虐待)禱告。我們不能用言語上的辱罵或身體上傷害來回應,而是要在禱告中熱心呼求主。記住:在遭受逼迫之前、之中、之後,我們仍然在「履行使命」——我們甚至要希望看到,那些逼迫我們的人悔改,並相信耶穌。禱告是大有能力的,我們有三個強有力的例子來讓我們明白這一點:(1)耶穌為把他釘在十字架上的人禱告;(2)司提反為那些用石頭砸死他的人禱告。(3)保羅為那個鞭打他五次,每次39下的猶太人禱告。
    (1)路加福音23:34;(2)使徒行傳7:60;(3)哥林多後書11:24;羅馬書10:1
  • 我們對逼迫作出恰當回應的動機是,我們可以像我們的天父一樣。他是我們的父,我們是他的兒女——因此,我們需要像這樣行事。我們要過得勝的基督徒生活——一種從根本上轉變為神的品性的生活。神,我們的父,是憐憫,仁慈,良善的神。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他也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我們要比罪人做更多的好事。如果我們只是問候其他的信徒,卻無視非信徒,我們的生活有什麼變化呢?愛那些已經愛過你的人沒有什麼賞賜,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愛那些不愛你的人是有賞賜的。這是一個逐漸成長的過程,讓我們越來越像我們的父。而標準就是和神一樣完全。因此,受逼迫,我們對逼迫的正確回應使我們更像神。

歡喜吧,因為你是算配得的,是有福的

  • 要以歡喜來回應,因為你們被算是配為耶穌受辱的。使徒被逮捕,被關進監獄里,但天使卻來釋放了他們。然後他們又被逮捕,在掌權的面前接受審問。他們因奉耶穌的名教訓人而受到逼迫。彼得甚至在掌權者質問他的時候,仍然宣講關於耶穌的事情。而這只是讓他們更加惱怒,想要殺了他們。但有一個名叫迦瑪列的人(一位教法師)站起來,勸他們不要殺他們。他們聽從了他的勸告。然後他們叫使徒來,把他們打了,又吩咐他們不可奉耶穌的名講道,就把他們釋放了。在被逼迫之後,聖經說:「他們離開公會,心裡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如果我們被認為是配為這名受辱的,我們也應該歡喜。
    使徒行傳5:17-38;39-41;歌羅西書1:24;帖撒羅尼迦後書1:4-5
  • 要以喜樂來回應,因為作為信徒,天國是你的。為義受逼迫的信徒有福了——就是那些因為自己是信徒或服從神的旨意的人而受到任何形式的懲罰的人。當人們為了耶穌的緣故受辱罵、逼迫或捏造各樣壞話毀謗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有福了。我們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我們的——就是說我們會得救,神在我們的心中和生活中掌權。我們可以歡喜快樂,因為我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因此,我們可以歡喜,因為真正的快樂在於與神真實的關係——無論獲得這樣的關係或維持這樣的關係有多麼大的代價,我們都知道有一天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最後,他提醒他們,就是在他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的——意思是當他們遭受迫害的時候,他們就認同於神的子民。
    馬太福音5:10-12;啓示錄21:1-4

不要避免放膽為耶穌而活

  • 要以放膽傳講、教導有關於耶穌的事情來回應,無論付上多少代價。在門徒們被釋放之前,他們被命令不可奉耶穌的名講道。但他們沒有讓他們受過的逼迫,或害怕將來的逼迫阻止他們順服於神。他們被釋放之後,聖經說:「他們就每日在殿里、在家裡不住地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
    使徒行傳5:42
  • 要以有意識的、大膽和公開的方式為耶穌而活,做見證來回應,讓所有的人都可以通過這樣的見證信主。儘管耶穌告訴他的門徒,他們也會受到逼迫,他也告訴他們,他們是「世上的鹽」——意思是說,作為他的門徒,通過聖靈的能力,他們應該願意拋棄一切,忍受逼迫,作為世界上「使人和睦的人」。耶穌又用了另外一個比喻來進一步解釋這一點。他說他們是「世上的光」——意思是說,他們作為信徒,有責任照耀福音之光,讓非信徒們可以看到真理並得拯救。耶穌說,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也不放在鬥(籃子)底下。最後,他總結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因此,在我們的言語和行動中,為耶穌作的見證就是無愧的、大膽的、公開的。
    馬太福音5:13-16;詩篇27:1;以弗所書5:8-9;腓立比書2:14-15;彼得前書2:9,12;4:1-2

復習題

  • 信徒應該在受逼迫之後去報復嗎?
  • 信徒應該如何對逼迫作出恰當的回應?
  • 信徒對逼迫作出恰當回應的動機是什麼?
  • 信徒在受逼迫時,為何要歡喜呢?
  • 受到逼迫後,信徒是否應該避免放膽為耶穌而活?
分類
04:立穩根基二:基督徒的教義:深解信仰

我們如何為受逼迫做準備?

27.我們如何為受逼迫做準備?

受逼迫之前,我們需要準備好我們的思想、情感、心靈和心智,準備好受苦難,並且委身於聖經。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有一個「現在」和「將來」的心態來做好準備——意思是我們需要「現在」行出這些真理,並使它們成為我們基督徒生活習慣性的一部分。這樣,當我們「將來」受到逼迫時,這些真理是我們行動的標桿、准則。

準備好你的思想、情感、心靈、心智

彼得前書3:13-17

  • 準備好你的思想,我們知道受逼迫是不公平的,但它也可以是祝福。這其中的道理應該是:惡人受懲罰,義人得獎賞。因此,問題應該是:「如果我們熱心行善,做義人,誰會傷害我們呢?「但我們知道這個世界的道理是與神的不一致的。所以,即使我們做正確的事情,我們仍然有可能受到逼迫。但即使為了公義的事情而受苦,我們也是有福的——意思是我們很榮幸,因為我們被看作是配得因為做正確的事情而受苦的,或者很榮幸因為認同耶穌而受苦。是神的旨意叫我們做正確的事情,哪怕這意味著我們要為此受苦。所以,「神的旨意若是叫你們因行善受苦,總強如因行惡受苦。」
  • 準備好你的情感,不要害怕受逼迫。恐懼是一種情緒,感覺即將要發生的危險或不好的事情,然後因為這樣的想法或者感覺而引起恐懼。恐懼會使我們的事工和為耶穌作見證陷入癱瘓。但是聖經告訴我們不要害怕。我們不應該害怕他們,他們的威脅或他們的威嚇。我們不應該因他們驚慌——也就意味著預感會受到逼迫,或者受逼迫生活產生的焦慮或悲痛,都不應當阻攔我們。
    以賽亞書8:12;馬太福音10:28,31;路加福音12:7.32;約翰福音14:1;使徒行轉27:24;腓立比書1:14;提摩太前書1:7;希伯來書11:27;13:6;約翰一書4:18;啓示錄2:10;(恐懼會阻攔:約翰福音7:13;9:22;12:42-43;加拉太書2:12)
  • 準備好你的心靈,尊耶穌為聖。聖經說:「心裡尊主基督為聖」——這意味著我們要把耶穌當作生命中的主人,委身於他,忠心於他;這意味著即使在我們最困難的情況下,在受逼迫的時候,仍然要敬畏、尊崇、信靠耶穌;這意味著相信他在掌權,不是逼迫的人在掌權。因此,我們不應該懼怕人,而是對耶穌的主權充滿聖潔的信心。
    以賽亞書8:13;馬太福音10:26-33;路加福音12:4-7
  • 準備好你的心智,有人問你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回答各人。當我們受到逼迫的時候,為耶穌作見證的機會經常會突然出現,我們做好準備回答,證明自己的信仰是合理的,是正確的。我們要以溫柔(溫順)和敬畏(尊敬)的心來回答問題,我們要有一顆無愧的,無虧的良心(在神面前聖潔的生命),好叫那些說我們,毀謗我們,誣賴我們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意思是他們的毀謗會被消滅,也希望可以因此使他們考慮福音的真實本質。
    預備好答案的例子:使徒行傳22:1-21;24:10-24;26:1-29

準備「現在」來應對「將來」受逼迫的方法

  • 現在:知道會有逼迫;將來:不要措手不及。作為「基督徒」,逼迫和苦難是跟隨耶穌正常的一部分。因此,當我們忍受逼迫時,我們不應該認為這是奇怪的,也不應感到驚訝,似乎我們遭遇非常的事。我們知道會有逼迫。彼得稱它為「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意思是一種的考驗,像火灼燒一樣,讓我們感到極大的痛苦。但是逼迫不僅僅是受苦,而是有目的的受苦。神允許我們被試驗,並且會通過這樣的事情,建立我們的信心。
    使徒行傳4:12
  • 現在:建立喜樂的態度;將來:保持喜樂的態度。信徒要常常喜樂,彼得也提醒我們,因為我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分享或參加與基督的苦難),也可以歡喜快樂。我們若為耶穌受苦,那麼就像他一樣受苦——也就是義人被惡人逼迫。如果我們在因為受他的苦而喜樂,那麼當耶穌的榮耀顯現的時候——意思是在他「第二次來」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歡喜快樂。我們的注意力是在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勝利上。
    彼得前書4:13;(要喜樂:腓立比書4:4;與基督一同受苦:馬太福音5:10-12;加拉太書6:17;腓立比書1:29;3:10;歌羅西書1:24)
  • 現在:要被聖靈充滿;將來:感受神特殊的祝福。信徒應當被聖靈充滿,彼得也提醒我們,如果我們「為基督的名」受到辱罵、侮辱或嚴厲地批評,我們是快樂的,或是有福的,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意思是神的存在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與受逼迫的信徒在一起。因此,通過聖靈在信徒生命中所作的工作,雖然在逼迫者,神是被毀謗的(因為他們可能說了關於神的惡言)但在信徒,神是得榮耀的。
    彼得前書4:14;(被聖靈充滿:以弗所書5:18;為了耶穌的名:使徒行傳4:12;5:41;9:15,16;15:26)
  • 現在:在一切事上,不以為恥地榮耀神;將來:不要以為恥,而要榮耀神。作為信徒,我們今天要過得勝的基督徒生活,彼得也提醒我們,我們要「為作基督徒」受苦——意思是因為認同耶穌,遵守神的旨意而受苦。如果不是為了基督的名,我們不應該參與那些致使我們受逼迫的活動,比如成為殺人犯,小偷,作惡的人,或是好管閒事的人(「好管閒事而受苦」)。當我們為正確的原因而受苦的時候,我們沒有什麼可感到羞恥的(感到愧疚、尷尬或悔恨的)。倒要因這名歸榮耀給神——我們自豪地稱自己為「基督徒」。要認識到這一點,通常情況下,當有人因為耶穌逼迫我們的時候,也就證明我們是在跟隨著他的腳步。因此,我們需要為此榮耀神。
    彼得前書4:15-16;(不以為恥:羅馬書1:16;5:5;提摩太后書1:12;榮耀神:哥林多前書10:31)
  • 現在:理解暫時和永恆的觀點;將來:記住試煉是暫時的,但神的獎賞是永恆的。神審判他的教會(神的家),是為潔淨它,使它聖潔。逼迫是一種「試驗」,煉淨我們,幫助我們成長。如果神允許信徒受到逼迫,來幫助我們成為聖潔,那麼那些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多糟糕的結局呢?——意思是說,即使在這個世界上忍受逼迫是很苦的,但它也遠遠不及非信徒將在火湖中受到的永恆的懲罰和咒詛。而我們要與耶穌一同在神的國里,在那裡我們也會得永遠的賞賜。
    彼得前書4:17-18;(觀點:箴言11:31;雅各書1:2-4;彼得前書1:6-7;5:9-11)
  • 現在:要將你所做的,交托耶和華,並且專心仰賴他;將來:繼續遵行神的旨意,把你的生命托付給他。為了我們得照顧,得保護,我們要將自己的靈魂交與神。當我們按照神的旨意受苦時,我們要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交與神,那信實的造化之主(給了我們生命的那一位),並且我們要一心為善。彼得還提醒我們,按照神的旨意因行善受苦,總強如因行惡受苦。
    彼得前書4:19;(交托和行善:詩篇37:3;箴言3:5-6;16:3;加拉太書6:10;帖撒羅尼迦前書5:15;帖撒羅尼迦後書3:13;希伯來書13:16;彼得前書2:22-23)

復習題

  • 我們應該如何準備好我們的思想?
  • 我們應該如何準備好我們的情感?
  • 我們應該如何準備好我們的心靈?
  • 我們應該如何準備好我們的心智?
  • 準備「現在」來應對「將來」受逼迫的方法有哪些?
分類
04:立穩根基二:基督徒的教義:深解信仰

面對逼迫時,我們如何繼續前行?

26.面對逼迫時,我們如何繼續前行?

如果我們「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我們就可以在面對逼迫的時候繼續前行——這是給的我們一個簡單的吩咐,在受敵對的環境中,讓我們可以有正確的舉止。而且,我們必須委身於不斷地傳講福音。最後,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必須願意繼續前行,做正確的事情。因此,在受逼迫的時候,我們會榮耀神,完成他的目的和使命。

在靈巧和馴良中前行

  • 耶穌差遣門徒們如同羊進入狼群。在這種情形下,羊是處於危險之中的。對於門徒來說,這意味著逼迫就在眼前。耶穌知道,如果他們聽從他的吩咐去傳講天國的福音,他們最終會受逼迫,但是耶穌還是派他們去了。因此,他之後的意思並不是如果他們受到逼迫,或者有可能受到逼迫就可以放棄使命。耶穌的本意是鼓勵他們前行。在受逼迫的時候停止傳講並不是耶穌的本意。在傳講的時候,耶穌提醒他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馬太福音10:16;(上下文:馬太福音10:1-42)
  • 「靈巧像蛇」——經文中,蛇既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在這裡,提到的是它好的特點:靈巧。蛇必須有靈巧,因為它們經常生活在受敵對的環境中(很少有人喜歡它們)。這種靈巧的一個方面是精明的,有敏銳的判斷力。他們全神貫注、警惕、小心。這種靈巧的第二個方面是讓門徒們避免在面對危險時因為膽怯、謹慎和慎重的特點而變得「懶惰」。因此,同樣的,當我們面對逼迫的時候,我們也要有這樣的靈巧。
    (和通達人相比較:箴言12:16,23;13:16;14:8,15,18;15:5;16:21;18:15;22:3;27:12)
  • 「馴良像鴿子」——鴿子沒有真正有力的防禦和進攻。他們在受攻擊的時候不會反擊。他們不想傷害別人,也不想利用別人,也不想攻擊別人。他們很容易就會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所以這樣做顯得很傻,很愚蠢。鴿子容易受到攻擊。它不可怕,也不隱藏。作為福音的信使,「傷害」不應該是我們的特徵。也許別人會因為福音而嘲笑、憎恨和傷害我們,但是我們不應該反擊。他們可能會傷害我們,但我們不會傷害他們。要想將這樣的事情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必須明白神使用苦難來幫助於推進福音。我們的苦難是神恩典的見證。

在不斷地宣講福音中前行

  • 繼續前行,傳講福音,不要閉口。作為信徒,我們被派去傳講福音,當我們為耶穌而受到逼迫時,我們應該繼續給他們作見證。當面對逼迫的時候,我們應該一直宣講福音的信息,並允許聖靈通過我們說話。在夜間,耶穌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而且,在保羅被捕後,他利用這個機會傳講福音。永遠不要停止講道。
    馬太福音10:18-20;使徒行傳18:9-11;21:27-26:32
  • 繼續前行,傳講福音,如果需要的話,逃到另一個地方。耶穌告訴他的門徒們,當人們在某個城市裡逼迫他們的時候,他們可以逃到另一個城市。我們應該清楚並警惕可能會發生的危險,並且如果需要的話,只要我們繼續傳福音,就可以搬到另一個地方去。因為受到逼迫,我們可以離開一個城市,但是我們不應該停止傳福音。因此,使命比地點更重要——哪怕地點改變不了也是這樣的。
    馬太福音10:23
  • 繼續前行,傳講福音,如果受到逼迫,也繼續傳講福音。保羅被石頭打,被拖出城外。他們以為他死了,就把他留在了那裡。但是當門徒們站在他周圍的時候,他就起來回到城裡去了。第二天,他和巴拿巴去了特庇,在那裡傳福音。保羅哪怕在被石頭打,被丟在那裡等死,他仍忠心傳福音。
    使徒行傳14:19-23

不論發生什麼,都在做正確的事情中前行

彼得前書4:1-2

  • 即使受逼迫是不可避免的,也要繼續前行,順服於神。有一位先知在保羅要上耶路撒冷的時候,告訴他說,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要捆綁他,把他交在外邦人手中。信徒們聽見了,就懇求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但是他卻不肯被他們說服,說:「你們為什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最後,他們說:「願主的旨意成就」。保羅願意繼續前行,哪怕他知道受逼迫是不可避免的。
    使徒行傳21:10-14
  • 即使會觸犯法律,也要繼續前行,侍奉於神。當但以理知道這禁令蓋了玉璽之後(上面說,三十日內,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任何的神或人禱告什麼,就必扔在獅子坑中),他照舊在房間里禱告,和以往沒有頒布法令的時候一樣。他還是在做之前他一直在做的事情:他樓上的窗戶開向耶路撒冷,他在那裡禱告了;他每天都三次這樣禱告——跪在他神面前,禱告和感謝。即使他這樣做已經觸犯了法律,他也沒有讓恐懼阻止他侍奉於神。
    但以理書6:10;(但以理忠心禱告的原因:列王記上8:35-36;44-50;詩篇55:16-17)
  • 依靠信心繼續前行,而不是恐懼。在窺探那片土地之後,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撫百姓,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另外那些與迦勒一同去窺探那地的人不同意他的話,說:「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其他人則關注事實,以及為什麼不能去的原因。他們有很多感到恐懼的原因。這使他們感到害怕,也使以色列人懼怕、懷疑神的應許。但迦勒是對神有信心的。他所說的不是關注在偉人的身上,而是在神的身上。其他人所說的條件也都是對的,所窺探之地確實有偉人的後裔,但是迦勒有信心,神會給他們帶來勝利。
    民數記13:30-31;14:7-9,14,24;有信心的例子:希伯來書11:23-28,32-40
  • 與地方教會聚集在一起繼續前行,不要放棄它。有一些希伯來人習慣性地放棄、忽視了地方教會的聚會。這是不對的。他們停止聚會的原因文中沒有提到,但不管是因為逼迫,害怕公開集會,與耶穌和他的教會認同,還是其他原因,因此沒有去聚會,他們都冒著拋棄自己信仰的風險。我們聚在一起,是因為我們需要相互勸勉(鼓勵)——特別是: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因此,如果我們在穩妥時就需要這些,那麼在遭受逼迫時,並且在這個世界上履行他的使命時,就更當如此。這是沒得商量的。
    希伯來書10:19-25;馬太福音12:30;使徒行傳2:42;14:19-23(逼迫:希伯來書10:32-34;12:3-4,12-14;13:3)

復習題

  • 耶穌差遣門徒進入的環境是什麼樣的?
  • 「靈巧像蛇」是什麼意思?
  • 「馴良像鴿子」是什麼意思?
  • 不斷地宣講福音是什麼意思?
  • 不論發生什麼,都做正確的事情有哪些原則?
分類
04:立穩根基二:基督徒的教義:深解信仰

面對逼迫時,我們如何才能夠放膽?

25.面對逼迫時,我們如何才能夠放膽?

放膽有自由說話、坦率、勇敢、信心的意思。主要是指在面對危險時仍然表現出無畏。我們要為放膽禱告,並依靠聖靈來賜給我們能力去直面恐懼,讓我們放膽講述神榮耀恩典的話語,知道不論發生什麼都不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
放膽:箴言28:1;30:30;懶惰:箴言22:13;26:13

放膽的表現在於,說話、信心、無畏

  • 放膽是指在我們的行為上(工作、言語、態度)敢於冒險,願意坦率、真誠、誠實和直率。新約中,「放膽」一般和說話有關。但在使徒行傳中,「放膽」幾乎總是與「傳講」神的話語相關。我們學到了兩個基本、重要的應用:(1)說神的話語需要膽量,因為每個說神話語的人都有風險,會受到逼迫。(2)說神的話語需要膽量,因為我們必須對人誠實,坦率地指出他們在罪中的處境,需要悔改和相信耶穌。因此,「放膽」的意思是公開、清楚、自由地說神的話語,儘管會被禁止,或者處於不利的處境(逼迫、人類的法律等等)。
    約翰福音7:26;使徒行傳4:13;13:46;18:26;19:8
  • 放膽不僅與「說話」有關係,也與「信心」有關係。信心是對某人或某物的堅定信任的感覺和信念。因此,信心的核心是信任——堅定地依靠——但信任作用依靠於其對象的有用程度——你信任的人或事物。因此,一個人可以大膽地講論「B」,因為他們對「A」有信心。比如保羅,提摩太,西拉說:「然而還是靠我們的神放開膽量,在大爭戰中把神的福音傳給你們。」——意思是他們(「B」)在面對強烈的反對和危險的處境時,仍然敢於告訴他們神的福音,都是因為(「A」)他們對神的信心。此外,在使徒行傳中,有時,當他們大膽地講論神的話語的時候,也會告訴我們,他們是「奉誰的名」說的,或者他們對誰有信心來公開講論他們所講論的。他們的信心在主耶穌裡面。
    希伯來書13:6;帖撒羅尼迦前書2:2;使徒行傳9:27,29;14:3
  • 放膽也意味著「無畏」。保羅說:「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神的道,無所懼怕。」保羅的意思是在說他的大膽,導致受到逼迫,但是有助於推進福音。每個人都知道他為基督被捆鎖。他受監禁使信徒們對主充滿信心,大膽地說神的話語,無所懼怕。這節經文不僅把放膽與說話和信心聯繫在一起,還增加了「無所懼怕」。這意味著弟兄們更大膽了。他們現在更願意冒險。經文甚至說:「越發放膽」——這意味著他們正在克服自己的恐懼。恐懼是對危險的一種自然反應,但信徒們不是受召有反應,而是受召去行動——採取有意識的行動,而不是以無意識的方式回應。
    馬可福音15:43;腓立比書1:12-14;歌羅西書4:3

放膽依靠於禱告和聖靈

約翰福音15:18-16:33

  • 當彼得和約翰被捕後被釋放時,就回到其他信徒那裡,把所發生的一切事都告訴了他們。然後,他們同心合意地高聲向神禱告,感恩。這個禱告幫助我們明白,他們不但對神和他是誰有信心,說:「主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而且也告訴我們了,他們倚靠禱告和聖靈,才有膽量。
    使徒行傳4:23-31
  • 他們在面對逼迫的時候禱告求膽量——「他們恐嚇我們,現在求主鑒察,一面叫你僕人大放膽量講你的道。」我們也需要為放膽禱告。在受逼迫前和受逼迫後,我們需要禱告神賜給我們膽量,讓我們可以忠心地宣告他的道。我們要像使徒行傳中的信徒,以弗所書中的保羅一樣去禱告——每當我們說話時,使我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口,無所懼怕地講明福音的奧秘。保羅為這福音作了帶鎖鏈的使者。他請求他們禱告他能照著當盡的本分大膽講論。因此,我們也需要禱告,讓我們可以照著當盡的本分,無所懼怕地宣告它。
    以弗所書6:19-20
  • 他們要被聖靈充滿,放膽傳講神的話語——「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我們需要依靠聖靈才能放膽。能夠在面對逼迫的時候,仍然無所懼怕地,信心十足地傳講福音是因為聖靈的工作。他賦予我們力量,使我們不僅能大膽地活出我們的信仰,而且還能大膽地傳講福音的信息,即使這可能意味著潛在的危險。

放膽取決於神的愛

羅馬書8:31-39;約翰一書4:18

  • 我們可以放膽,因為:「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神甚至願意讓他的兒子耶穌為我們而死,使我們得救贖。如果我們在基督里,我們就知道神是幫助我們的。如果他給了我們耶穌(最大的禮物),他也會慷慨地給我們一切所需的東西(較小的禮物)。他使我們成為公義的,因此沒有人可以控告我們。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 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所以沒有人可以定我們的罪。
    出埃及記3:11-12;以賽亞書41:10;哈該書1:12-15
  • 我們可以放膽,因為:「什麼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里的」。我們可能不得不忍受逼迫,患難,困苦,飢餓,赤身露體,危險,或刀劍——但這一切都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我們要確信,死亡、生命、天使、掌權的(魔鬼、執政的)、有能的、現在的事、將來的事,在高處的,在低處的,以及所有別的受造物中的任何東西,都不能將我們與神在基督里的愛隔絕。我們在他無限的,不變的,奇妙的,犧牲的愛中得到保障。
    (保羅所受的逼迫:哥林多前書4:11-13;哥林多後書11:23-28)
  • 我們可以放膽,因為:「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聖經說:「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所以,哪怕是為耶穌的緣故,他們殺害我們,我們也永遠不會失去,也不會和神的愛隔絕。通過神的愛,我們已經完全戰勝了罪、死亡和邪惡。我們通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已經得勝了。
    詩篇44:22;哥林多前書15:57;以弗所書1:20-21;歌羅西書2:13-15;約翰一書4:4;5:4

復習題

  • 放膽的表現在於說話是什麼意思?
  • 放膽的表現在於信心是什麼意思?
  • 放膽的表現在於無畏是什麼意思?
  • 放膽依靠於什麼?
  • 放膽取決於什麼?
分類
04:立穩根基二:基督徒的教義:深解信仰

24.面對逼迫時,我們的忠心在哪裡?

24.面對逼迫時,我們的忠心在哪裡?

面對逼迫時,我們忠心於耶穌。他是我們生活中的最高權柄。作為信徒,我們向他的忠心應高於一切,並且努力在任何情況下都忠心於他,哪怕情況很困難,也不論結果如何。

信徒們知道耶穌掌握著最高權柄

  • 全能:作為信徒,我們在神的權柄下,過著自己的生活,完成神的使命。耶穌的權柄取代了所有其他的權威結構和政府。耶穌復活後,他向門徒們顯現,告訴他們:「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是絕對的權柄,是至高無上的主權。持著這樣的權柄,他吩咐他們要往普天下去,使萬民作他的門徒。因此,從那時起,教會一直是神在世界上積極的見證。也是從那時起,在他們履行神使命的時候,耶穌就跟他們一起去,就是說他常與他們同在。耶穌也會一直這樣去做,直到世界的末了。
    馬太福音28:18-20;約翰福音20:19-23
  • 計算代價:因此,當教會在當地傳道,派遣傳道士到世界各地訓練門徒的時候,就會有些人、團體、政府和國家拒絕耶穌的權柄,逼迫那些因他的名而來的人。但是,我們有著來自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宣告,要去世界上的每一個有人存在的角落,與他們分享耶穌的福音——沒有什麼地方我們不能把福音帶去的。但是,這樣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雖然所有人都需要福音,但他們並不總是歡迎福音的。因此,為了順服於耶穌的命令,我們必須在必要的情況下,願意忍受逼迫。我們必須承擔風險。例如:神告訴他的先知要去敵對政府管轄的地方。神給了他一個具體的任務(獻祭)去做,這樣使他能夠不受政府的傷害(秘密地去),而這樣,可以完成他的終極使命(膏人)。因此,選擇權留給了信徒:順服於神,並有可能因此受到逼迫,或者不順服神。
    撒母耳記上16:1-13
  • 使徒們的例子:猶太領袖問彼得和約翰說:「你們用什麼能力,奉誰的名做這事呢?」於是彼得,就被聖靈充滿,非常清楚地告訴他們,他的權柄是「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他又對他們說:「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他們明白自己因著耶穌的權柄去的,也迫切的想要宣告他是最高權柄,並且如果有必要,他們也願意為此受苦。
    使徒行傳4:1-12

信徒向耶穌宣誓忠心,高於一切

  • 信徒們宣誓效忠於神而不是人,以完成他的使命。猶太人的首領見識了彼得和約翰的膽量,就禁止他們總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這樣的事就不會越發傳揚在民間。他們必須選擇順服於誰:神還是人?他們回答說:「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他們被釋放了,並繼續放膽講論神的道。那時,使徒又行了許多神跡奇事,教訓人,就又被捕,問他們說:「我們不是嚴嚴地禁止你們,不可奉這名教訓人嗎?」彼得和其他使徒回答說:「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
    使徒行傳4:13-31;5:12-42
  • 信徒應順服於政府,但是首先要宣誓效忠於耶穌。神立下了政府的權柄,使人能有秩序,受保護,不受惡人的傷害,停止他們不公義的事情。神也立下政府的權柄,使其能按照他的旨意行事。沒有一個政府是自治的,而是都在神的主權統治之下。沒有一個政府有權利制定違背神命令的法律。因此,如果政府履行的是神為他們設立的職能,我們這些在他們統治之下的人應該服從他們(即使他們不是完美的)。只有當掌權的人命令我們去做違背神所吩咐或阻止我們順服於神的時候,我們才應該選擇不順服。
    羅馬書13:1-4;箴言21:1

信徒在困難的情況下,也要保持忠心

  • 我們對耶穌的忠心會受到考驗。惡人要考驗我們是否真的忠心與他,還是說我們會放棄他。在很多情況下,這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是,我們會來看看以下兩個舊約中的例子,來鼓勵我們,在困難的情況下也要保持忠心。
  • 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被命令要去敬拜偶像的時候,仍然忠心於真神。尼布甲尼撒王用金子造了個像,吩咐各方,各國,各族的人,在聽到樂器的聲音的時候,要敬拜金像。如果聽到樂器的聲音卻不敬拜的人,就必會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只敬拜真神,因此,他們拒絕服從國王的命令去敬拜偶像。他們做了一件冒險的事,對國王說:「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意思是說,他們相信神可以讓他們免於受到逼迫。然後他們又說:「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也就是說,即使神選擇不把他們從逼迫中解救出來,他們也不會敬拜假神或偶像。他們三個人被扔在烈火的窯中,但神行了神跡,把他們救了出來。而這使國王悔改,也稱頌真神。
    但以理書3:1-30
  • 但以理在即使禱告是不合乎法律的時候,仍然向神禱告。有些政府官員嫉妒但以理,想找出一些反對但以理的事情告訴國王,但是,他們卻找不到什麼錯誤過失,所以,他們說:「我們要找參這但以理的把柄,除非在他神的律法中就尋不著。」他們知道但以理是忠誠的,忠心於神。所以他們使詭計,讓國王立了法律,迫使但以理不得不在他忠心的對象中做出選擇:國王還是永遠長存的活神。但以理仍然忠於神。因此,他被扔在獅子坑中。但神救了他,王就降旨,曉諭我所統轄的全國人民,要在但以理的神面前,戰兢恐懼。
    但以理書6:1-28
  • 堅持忠心是指即使我們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麼,也要向耶穌宣誓效忠。每個信徒都會受到不同類型和程度的逼迫。希律王逮捕了一些教會的人,打算逼迫他們。他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然後他又去捉拿彼得,但神救他逃離了監獄。為什麼神要救彼得卻不救雅各?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這兩位都活出了對耶穌的堅持忠心。
    使徒行傳12:1-17;羅馬書1:16;(另一個例子:耶利米被釋放了,但烏利亞被殺了:耶利米書26:10-11;20-24)

復習題

  • 耶穌有什麼樣的權柄?
  • 信徒應該順從神還是人?為什麼?
  • 舊約當中,兩個被測試「忠心」的例子是什麼?
  • 雅各和彼得有什麼樣不同的結果?他們倆都忠心嗎?
  • 信徒應當首先向誰宣誓效忠?
分類
04:立穩根基二:基督徒的教義:深解信仰

應該如何定義聖經中的逼迫?

22.應該如何定義聖經中的逼迫?

聖經中所提到的逼迫被定義是因為神的子民認同神,宣告神並順服於神,而受到的侵犯和虐待。但今天,我們最終是為耶穌的名而被逼迫。這意味著,是因著耶穌的緣故而導致我們受逼迫,因為我們認同他,宣告他並順服於他。因此,我們為自己有資格為耶穌的名受辱,心裡歡喜。
使徒行傳5:41

定義聖經中的逼迫

  • 什麼是「聖經中的逼迫」?受逼迫最簡單的形式是:惡人攻擊義人。更具體地說,它是:任何有敵意的、傷害、騷擾、殺害或任何其他施於信徒的逼迫,而原因是他們對神或者他兒子耶穌的認同,宣告和順服。
  • 認同——與耶穌和神的子民認同,交往和接受民。有些人會因為以下原因受到逼迫:信靠耶穌;與當地教會有交往;公開地承認他們忠心於耶穌,高於一切。
  • 宣告——宣告,傳講,教導耶穌的福音和神的道。有些人會因以下原因而受到逼迫:與他人分享福音;教導聖經的真理;以及宣告「耶和華這樣說」,即使這樣的說法是與文化相悖的。
  • 順服——順服,聽從和降服於耶穌的教導(因此變得有耶穌的樣式,也效仿他),順服於神的旨意,把它看做高於一切。有些人會因為以下原因受到逼迫:公義的行為;遵從聖經所啓示的神的旨意;順服於神的權柄,超過人的權柄。
  • 信徒將如何受到逼迫?耶穌給他的門徒們舉了一些他們可以預料到的逼迫的例子。我們會被人憎恨。有些信徒會被最親近的人背叛(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甚至可能同時被他們所有人背叛。他們會通過以下的方式逼迫我們:捉拿我們,把我們交給執政的,把我們收在監里,把我們拉到君王諸侯面前,甚至被他們害死。通過聖經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他類型的逼迫:毆打、被石頭打死、侮辱、誹謗、嘲笑、財政上的壓力,苦力,放逐,恐嚇,威脅,監禁,流放和殉道。
    路加福音21:12,16-19;約翰福音9:22;使徒行傳4:21,29;14:19;啓示錄1:9
  • 逼迫和被逼迫的目的是什麼?(1)對於那些逼迫信徒的人來說,他們想要徹底阻止福音的傳播,阻止人們相信和跟隨耶穌,或者他們要讓信徒們放棄對耶穌的信仰。(2)對於那些受逼迫的信徒,這樣能讓我們認同耶穌(意思是因為我們是他真正的追隨者,我們受到了像他一樣的對待),它給了我們做見證的特別機會,也會在我們的生命中建立品格,幫助我們在屬靈上轉變。
    約翰福音15:20-27;路加福音21:12-15;羅馬書5:1-5;哥林多後書4:11;12:10

定義受逼迫的緣故

  • 我們因為耶穌的緣故而受逼迫——意思是逼迫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和耶穌的關係。他是受逼迫的最根本、最基本的原因。耶穌告訴他的門徒們,他們會「因他的名」而受到逼迫,受人憎恨。
    馬太福音10:22;24:9;馬可福音13:13;路加福音21:12,17;約翰福音15:18-21;彼得前書4:14;使徒行傳9:16;羅馬書8:36
  • 耶穌為我們受苦,給我們留下了榜樣去跟隨。我們受「呼召」跟隨耶穌的腳蹤行。相信耶穌就是認識他。認識耶穌就是認同他。認同耶穌意味著表現得像他一樣——因此,我們可能會與耶穌受到同樣來自於這邪惡世界的對待。所以,我們應該知道會「和他一同受苦」。我們是「和基督同作後嗣」——意思是我們將承受一樣的產業——和他一同得榮耀,但在此之前,我們會「和他一同受苦」。
    羅馬書8:17-18;腓立比書3:8-11;彼得前書2:19-21;4:13
  • 耶穌是我們願意經歷逼迫的原因。逼迫不是我們所尋求的,而是跟隨耶穌的自然結果。因此,我們對耶穌的忠心意味著我們願意為他遭受逼迫。保羅做見證說,他「為主耶穌的名」不但願意被人捆綁,也是願意被人殺死。我們準備好為耶穌受苦了嗎?我們受呼召要在多大程度上為基督受苦?保羅對腓立比人說,他們受呼召來為耶穌受苦,「你們的爭戰,就與你們在我身上從前所看見、現在所聽見的一樣。」他們可能聽說保羅和西拉是如何被抓起來的。他們被拖到掌權者的面前,被攻擊,毆打,被關進監獄。今天,我們知道保羅所受到的所有的逼迫和痛苦。因此,我們為了耶穌,也應該願意遭受任何形式的逼迫,甚至死亡。
    使徒行傳16:19-40;21:10-14;腓立比書1:30;保羅的逼迫:哥林多前書4:11-13;哥林多後書11:23-28

澄清有關於受逼迫的困惑

  • 受逼迫就是受苦,但並不是所有的苦難都是逼迫。因此,什麼可以被視為聖經中的逼迫是有限度的。考慮以下幾點:(1)人類生活在一個墮落的世界里,會有著信徒不得不忍受的苦難,但不是因為他們對耶穌的信靠或對神的順服,而是因為人墮落的自然結果。(2)人會犯罪,而罪會有後果的。彼得告訴我們,不要因為我們的過錯而受苦,而是因為我們的正確行為受苦——因為我們是基督徒而受苦。(3)逼迫不是對罪的懲罰。
    彼得前書2:20;4:15-16
  • 當我們提到聖經中的逼迫時,我們講的並不是人權或是許多人認為是「灰色領域」的問題(信徒會對這些方面有不同的看法),而是關於神明確、不變的旨意中的使命。重點是放在神給新約教會目前的使命上。
  • 「直接逼迫」是指進行逼迫的人非常清楚地表達了受逼迫的人受苦的原因。「間接逼迫」是指痛苦的原因沒有很清楚的被進行逼迫的人表達出來,但是受逼迫的人被逼迫的理由原因仍在聖經對逼迫的定義範圍內。例如:保羅和西拉從一位使女身上把巫鬼趕了出來。而當她的主人們看到他們得到財利的希望消失了之後,他們就抓住了他們,把他們帶去見首領,而他們在那裡被打了許多棍,被下在了監里。
    使徒行傳16:16-40

復習題

  • 信徒被逼迫的三個原因是什麼?
  • 信徒可能會受到哪些方面的逼迫?
  • 逼迫和被逼迫的目的是什麼?
  • 受逼迫的緣故是什麼?
  • 所有的苦難都是受逼迫嗎?為什麼?
分類
04:立穩根基二:基督徒的教義:深解信仰

受逼迫的聖經框架是什麼?

21.受逼迫的聖經框架是什麼?

受逼迫的聖經框架基於這一點:惡人逼迫義人。從人的墮落直到現在,惡人一直在攻擊義人。他們逼迫,殺害了耶穌,公義者,他們也會繼續逼迫他的教會,但教會永遠不會被擊垮,因為耶穌已經取得了勝利。

基礎:惡人逼迫義人

  • 基礎:起初,神創造了人類。他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類。他們受造本是好的,是無罪的。但是他給了他們唯一一條命令來遵守。他們可以自由選擇服從或不服從神。人類選擇違抗神。人類與神分離,被趕出了伊甸園。罪孽、死亡和邪惡都進入了世界,就臨到所有人。因此,活在這個邪惡的世界,人類中存在著兩個相互矛盾的「家庭」——神的家庭和撒旦的家庭。但神應許要藉著女人的後代(耶穌),打敗撒但和他的跟隨者們(非信徒)。但這樣的過程並不是不受逼迫的,因為雖然耶穌會傷撒旦的頭(永恆的咒詛),撒旦也會傷他的腳跟(苦難)。從那個時候開始,撒旦和跟隨他的,都想逼迫神和他的家人(信徒)。
    創世紀1:1,27,31;2:8,17;3:6,15,24;羅馬書5:12;約翰福音8:39-47;約翰一書3:8
  • 歷史:因此,當我們學習聖經時,我們應該看到這兩個「家庭」之間的鬥爭——這是惡人對義人的攻擊。這也正是我們從舊約到新約當中所看到的。當耶穌指出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假冒偽善的時候,也就強調了這一真理。他們說他們不會逼迫神的家庭,但他們其實已經在計謀殺死耶穌事情了。事實上,他們是那些殺害先知,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耶路撒冷的人的後代。耶穌提到了舊約中第一位殉道的人和最後一位殉道的人,並說在他們之間有更多的「所流義人的血」。下面是耶穌所指的受逼迫的例子:
    馬太福音23:29-39
  • 「義人亞伯的血」(該隱殺了亞伯)——人類墮落之後,我們看到了惡人攻擊義人的第一個例子。亞伯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給耶和華。但該隱拿了些地裡的出產給耶和華作供物。他們不同的供物象徵著心中對神不同的態度。因此,神只接受亞伯供物,而拒絕了該隱的供物。亞伯的作為是公義的,該隱的是邪惡的,所以該隱攻擊並殺了他的兄弟。亞伯因為公義地順服神而被殺害。
    創世紀4:1-12;約翰一書3:12
  • 中間的例子——在舊約中,我們還有其他先知,祭司和神子民受逼迫和殉道者的例子:(1)殘殺85位祭司;(2)大衛;(3)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4)以利亞;(5)用刀殺了耶和華的先知;(6)以利沙;(7)哈拿尼;(8)米該雅;(9)用石頭打死撒迦利亞;(10)末底改和猶太人;(11)耶利米;(12)烏利亞;(13)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14)但以理在獅子坑中;(15)阿摩司。
    路加福音11:50-51(1)撒母耳記上22:1-23(2)詩篇38:20(3)列王紀上18:3-4;啓示錄2:20(4)列王紀上18:10-19:4(5)列王紀上19:10,14(6)列王紀下6:31(7)歷代志下16:7-10(8)列王紀上22:5-6;22:23-27;歷代志下18:12-26(9)歷代志上24:20-22(10)以斯帖記3:1-12;5:14(11)耶利米書1:19;11:18-23;15:15;17:18;20:1-3,7-11;37:15-16;38:4-6(12)耶利米書26:20-23(13)但以理書3:1-30(14)但以理書6:1-28(15)阿摩司書7:10-12
  • 「巴拉加的兒子撒迦利亞的血」——在舊約的最後,我們有這樣的一位先知,他宣佈神的話語,之後在殿和壇中間的地方被殺害了(可能是被石頭砸死的)。撒迦利亞因為公義地順服神而被殺害。
    歷代志下24:20-22;(「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可能是這個人,我們不確定,但是非常像。)
  • 延續:然後,耶穌預言說,他要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到他們那裡去,但他們也要「殺害,要釘十字架」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會堂里鞭打一些人,有的會被「從這城追逼到那城」。因此,受逼迫並不僅僅是舊約中發生的事情,而是會延續到新約中。施洗約翰是新約的第一位殉道者。耶穌將成為教會的第一位殉道者。
    馬太福音23:34;施洗約翰:馬太福音14:1-12;耶穌:馬太福音27:32-56

耶穌——那公義者,受逼迫、被殺害

  • 耶穌舉例說明,義人的生命必受惡人的逼迫。耶穌不僅預言神的子民會繼續受逼迫,作為那公義者,他還舉例說明了為了公義,忍受逼迫,最終死亡是什麼樣的。人們密謀攻擊他、被背叛、被否認、被審問、被嘲弄、受審判,最後在十字架上被殺害。他成了教會的第一位殉道者。
    路加福音9:21-22;24:44-49;使徒行傳3:13-15;7:51-53;羅馬書15:3;以弗所書5:25;(耶穌受逼迫:馬太福音26:1-5,14-16;47-56;58,69-75;27:1-31;27:35-38;計劃殺耶穌的陰謀:馬可福音3:6;11:15-18;路加福音4:28-30;約翰福音5:16;耶穌的苦難是有目的:彼得前書2:24-25)
  • 耶穌期望他的跟隨者們會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他。耶穌不僅舉例說明了遭受逼迫會是什麼樣子,而且預言了每個成為他門徒的人也要承受、受逼迫的生活——因為我們是公義者的追隨者,惡人也仍會逼迫義人,直到末了。痛苦、患難和逼迫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在基督的門徒身上發生是意料之中的,就像在基督的生命中一樣明顯。
    路加福音9:23-27;21:12;(即使來自家庭的逼迫:馬太福音13:34-39;詩篇27:10)

教會將持續受到逼迫,但永遠不會被打敗

  • 起點:在第一次提到「教會」時,教會被描述成「受逼迫但勝利的教會」。耶穌說他要建造他的教會,陰間的權柄(原文是「門」)也不能勝過他。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耶穌是在說,教會會被惡人攻擊,但這些攻擊都無法戰勝它——即使是最強烈的攻擊「陰間的權柄」(殺害、死亡、殉道)。「陰間的權柄」是個類似於將人類靈魂囚禁在死地的地方。這意味著「死亡的力量」不會壓倒教會。死亡是強大的,進入死亡之門的人不會再返回。但耶穌會以他的復活戰勝死亡,為教會的所有成員鋪平道路,做一樣的事情。因此,耶穌是教會的根基,建立者,所有者,得勝者。他宣稱,即使他的教會受到逼迫,他也會在這個世界上勝利地建造他的教會——它永遠不會被征服,也不會因為受逼迫或殉道而消失。
    馬太福音16:18;約翰一書4:4
  • 建立:當地教會開始、成立後,他們繼續前進,通過使萬民作耶穌的門徒來完成大使命——他們也開始受到逼迫。在耶穌之後,司提反將成為教會中的下一位殉道者——他是門徒(基督徒)中第一位殉道者。雅各是使徒中第一位殉道者。彼得和保羅也是新約教會中著名的受到逼迫的人。因此,逼迫和苦難是神計劃的一部分,成就他的旨意,為了在世界上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
    使徒行傳7:54-60;14:22;司提反:使徒行傳6:8-7:60;雅各書:使徒行傳12:1-2;彼得:使徒行傳12:3-5;保羅::哥林多前書4:11-13;哥林多後書11:23-28
  • 得勝:但耶穌不希望他們擔心,也不希望他們生活在恐懼中,而是希望他們平安。即使是在這個邪惡的世界里,信徒和教會都會遭遇磨難,但我們還是要「放心」——意思是對耶穌有信心,因為他「已經勝了世界」。神借著耶穌的死亡和復活,已經使我們得勝。
    約翰福音16:33;羅馬書5:17;哥林多前書15:56-58;哥林多後書5:21

復習題

  • 受逼迫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 聖經中受逼迫的基本歷史是什麼?
  • 在新約中逼迫是否會延續?為什麼?
  • 誰是公義者?他身上發生了什麼?
  • 教會會被逼迫,被擊敗嗎?為什麼?
分類
04:立穩根基二:基督徒的教義:深解信仰

門徒訓練的環境是怎樣創造出來的?

19.門徒訓練的環境是怎樣創造出來的?

門徒訓練的環境,是由耶穌的門徒創造出來的。門徒有意識地邀請人跟他建立起關係,挑戰他們通過神的話語而改變自己的生命,並訓練他們怎樣完成這樣的改變。它的目的是建立一種文化,如果一個人浸潤在這種文化當中,就會從周圍的環境中直觀地學習。它也是一個由愛主導的地方,能讓門徒訓練茁壯成長。

我們必須有意識地邀請、挑戰和訓練

  • 門徒訓練環境是有意識地創造出來的。為了建立門徒訓練的環境,我們必須經過深思熟慮,而且要有意識地去做。這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靠人精心地策劃——(善於訓練門徒的人)——然後他教導其他人也去這樣做。因此,門徒訓練的環境,是有意識地從以下三個方面創造出來的:
    耶穌的意向性:約翰福音6:70;15:16
  • 邀請:為了與人建立關係,我們需要有意識地、不斷地邀請人進入我們的生命,這樣我們就能幫助他,使他成為耶穌的門徒或者成熟。這意味著,我們要邀請新人與我們建立關係,但也要邀請那些我們訓練的人與我們相處。這樣就給他們與你在一起的可能性和許可。
    耶穌的邀請:馬太福音4:19-20;馬可福音1:17-18;約翰福音1:35-42
  • 挑戰:我們需要有意識地、不斷地挑戰他人改變——活出得勝的基督徒生命——特別是那些回應我們邀請的人。基本上,挑戰可以向不同的團體「開放」,但真正有挑戰性的挑戰,就是那些真正帶領生命改變的挑戰,要通過門徒訓練關係的形式進行,因為它更私密。這樣的挑戰已經受到許可了,同時也要設立好問責制結構來幫助它完成。
    耶穌的挑戰:馬太福音10:38;16:21-26;23:1;馬可福音8:34-37;路加福音9:23-25;14:25-27;約翰福音15:1-11
  • 訓練:我們需要有意識地、不斷地訓練他人,來完成我們所挑戰他們去做的。如果我們是通過榜樣示範或者自己的教導來訓練他們,就必須在所挑戰的領域很熟練。換句話說,我們一定要活出得勝的基督徒生命,才能這樣訓練其他人也活出得勝的基督徒生命。因此,每一個挑戰都必須靠我們所承諾的幫助,使他們取得成功。
    耶穌的訓練:馬太福音10:1,7-10;馬可福音4:33-34;6:7-9;路加福音9:1-4

我們必須建立門徒訓練的戰略性文化

  • 門徒訓練的環境是靠著建立戰略性文化創造的。門徒訓練的文化,就是當我們的態度、行為和話語都要努力去實現門徒訓練的使命的時候。在這種文化當中,人們能將自己「浸入」其中,並通過經歷門徒訓練來學習。因此,門徒訓練並不僅僅是上一節課(學習知識)或是學徒(學習技巧),而是作為一種完整的生活方式,有著共同的門徒訓練特性,人能在其中「有意地」和「直觀地」學習怎樣做耶穌的門徒,以及怎樣訓練別人成為耶穌的門徒。我們把它稱為「戰略性的共同生活」。是挖掘每一天的最大潛能。我們在做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有策略性的進行:
    耶穌的策略:馬可福音3:7-19;使徒行傳4:13
  • 戰略性的關係:一個人不能對所有人進行門徒訓練,但所有人都能對某一個人進行門徒訓練。我們的門徒會比其他人更多地進入我們的生命。我們策略性地給他們更多的時間。他們可以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策略地使用這個時間去邀請他們,並在各個方面挑戰和訓練他們,不論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耶穌與他的門徒一起吃飯,一起旅行,一起服侍,等等。
    耶穌的門徒:馬太福音10:2-4;路加福音6:12-16
  • 戰略性的影響:我們的訓練包括三個關鍵方面。首先,培訓者通過闡述傳授知識,(教導他們怎樣做)。被培訓者傾聽、思考、提問、討論並且學習。第二,培訓者鼓勵被培訓者模仿,提高能力(為他們演示怎樣做)。被培訓者模仿、仿效、完全效法培訓者所做的,直到熟練為止。第三,培訓者增強受訓者的自信,直到他可以承擔責任,作出決定(允許他們來做),被培訓者有獨立制定計劃、採取行動的自由,但要接受問責。因此,這個規律很簡單:(1)你服侍——門徒們觀察,學習。(2)你和門徒們一起服侍。(3)門徒們服侍——你鼓勵,提建議。
    耶穌的影響力:(1)路加福音6:28;9:18,28;10:2(2)路加福音11:1-4;(3)約翰福音14:12;使徒行傳1:24;4:31;6:6
  • 戰略性的成長:我們的訓練要在這三種關係中看到成長:(1)門徒與神的關係——渴望委身於神。(2)門徒與教會的關係——造就地方教會。(3)門徒與非信徒的關係——參與到接觸於失喪的人。
    耶穌的焦點:(1)馬太福音16:13-16;(2)馬太福音16:17-18;(3)馬太福音16:19;28:16-20

我們要像耶穌愛他的門徒那樣彼此相愛

  • 門徒訓練的環境,要通過像耶穌愛他的門徒那樣彼此相愛創造出來。這樣的環境能讓門徒們茁壯成長。會創造出有影響力(不是專政)的環境。因此,在愛的環境里訓練門徒,需要有以下的特點:
    馬太福音20:28;約翰福音13:34-35;15:12-17;歌林多前書13:4-6
  • 信任與承諾——門徒訓練要求我們信任另一個人,並且要承諾於培訓的過程。
    箴言11:14;31:11-12;歌林多前書13:7
  • 恩典與慈愛——門徒訓練要求我們在別人搞砸了或者發生衝突的時候,彰顯恩典和慈愛。
    路加福音6:36-38;以弗所書4:29
  • 謙卑與順服——門徒訓練要求我們為了共同的利益和能夠彼此服侍,要謙卑自己,彼此順服。
    以弗所書5:21;腓立比書2:1-11
  • 鼓勵與肯定——門徒訓練要求我們在別人結出聖靈的果子時,在主裡面鼓勵他們,並且在基督裡面肯定他們的重要性。
    帖撒羅尼迦前書5:11;提摩太后書1:3-4
  • 問責制與透明度——門徒訓練要求我們對彼此保持問責制,並且將自己的生活向對方敞開,這樣我們就能經歷真正的成長。
    傳道士4:9-12;路加福音17:3-4;加拉太書6:1-5

復習題

  • 我們需要有意識的三個方面是什麼?
  • 門徒訓練的戰略性文化是什麼?
  • 門徒訓練的戰略性成長是什麼?
  • 我們要像耶穌那樣彼此做什麼?
  • 有愛的環境會有什麼樣的特點?